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特别是病程超过3年的患者),在临床诊疗上,不仅表现出“疼痛”这一典型症状;同时,还会表现为“关节粘连融合、腰背僵硬翻身困难、活动受限、驼背等”情况。对于这类由早期转向中期/中晚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下面沈阳保髋强直医院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专家对此表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发展主要表现为“脊柱、关节腔无菌性炎症急性发作引起的疼痛等症状”。但伴随着急性期后,炎症进入慢性进展期阶段,关节、脊柱附着点炎症出现堆积、增生增厚情况,进而引发骨质钙化,关节粘连、融合等。最终,在临床上表现为:活动受限、脊柱畸形、驼背等。 因此,导致强直性脊柱炎一系列症状的罪魁祸首就是“无菌性炎症”,炎症多,病情、症状重,炎症少,则反之。只有对症祛除无菌性炎症,才是治好强直性脊柱炎的根本,如果祛炎不彻底,就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发展。 临床上,很多患者从早期疼痛到发展至弯腰下蹲困难、活动受限再到畸形驼背,基本都是靠药物进行治疗,条件好一点的会注射最昂贵的益赛普、类克等生物制剂,但相信很多患者都明白,这也只是暂时止痛,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三个月。 这是因为随着炎症的不断增生刺激,病灶滑膜出现病变,引发关节局部微循环障碍,药物、营养通道堵塞,药物无法通过病变滑膜进入病灶部位产生作用,代谢产物等炎性物质也在内堆积无法充分排出,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引发关节受限。 长此以往,局部微循环完全受阻,关节无法获取营养,同时内部无菌性炎症不断侵蚀骨质,进一步造成关节骨质钙化、融合,引发关节强直、驼背、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此时封闭的关节就犹如“沙漠里的枯树”,最终只能走向枯萎… 专家指出: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顽固性,单一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手术等不仅创伤大,同时对于后期康复要求极高,因此临床上采取先进的超微创联合多学科治疗,四层递增治疗方法,分期分型、量身治疗,最大程度才能改善/解除中晚期患者所出现的各种活动受限、驼背等其他问题。 超微创四层递增治疗体系 首先:局部超微创治标 通过微循环供给通道检测仪,精准检测出患者病灶处微循环障碍类型与程度,同时结合TMT医用红外热成像仪,精准定位全身炎症分布与程度、体质分型及免疫紊乱诱因,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步:“清”,即清除关节附着点无菌性炎症。 清除关节附着点炎症,快速治痛,控制病情抑制炎症继续渗透加重供养通道堵塞,并为下一步打通供养通道扫清障碍。 第二步:“通”,即打通病灶处供养通道。 消除关节囊炎症包裹,恢复滑膜原状,打通药物与营养供给通道,深层净化关节腔炎症,病灶处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 第三步:“修”,即修复受损的关节骨质。 促进局部形成高血运,加速坏骨吸收,诱发新骨形成,修复受损骨质。 第四步:“固”,即自我巩固速康复。 结合个人体质,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体系,加速组织自我修复达到正常代谢生理功能。 其次:全身免疫调节治本 结合免疫指数及体质分型检测结果,综合血液净化技术与中、西药等综合调节患者免疫平衡,结合康复锻炼等建立长效、防复发机制,改善生活质量。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会发展至关节粘连融合、活动受限、驼背?
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无法阻止病情发展
对于活动受限、驼背这类中晚期患者,如何进行综合性治疗?

史东主任
国医大会受邀发言专家
资深强直性脊柱炎诊疗专家
中华强直性脊柱炎研究总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