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在治疗时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一直强调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祛除炎症是根本,那么只要祛炎就够了吗? 据临床数据显示:在我国因强直性脊柱炎致残的患者中78%以上的患者都是由于不同程度的骨质损伤导致残疾,其中,30%的患者为重症残废。由此可见,骨质修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何等重要。而在我国,目前多数的患者正因治疗理念的落后和治疗方案的局限性,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不得不面临残疾,甚至瘫痪。 01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受损程度及其与病程规律 沈阳保髋强直医院史东主任表示,临床上做过调查,选取260位平均年龄为(26.84±6.46)岁,平均病程为(4.94±6.72)年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判断骨质受损于病情发展间的规律。 结果显示在样本患者中,其腰椎骨质受损比例为59.63%,胸椎骨质受损比例为0.11%,颈椎骨质受损比例为26.98%,腰椎骨质受损更为常见;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质受损程度增加。 由此可见 骨质修复治疗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而言必不可少,尤其是强直中晚期患者,脊柱活动受限,外出减少,导致接受的日照少,常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更易引起骨质损伤,加重病情。 02 传统治疗在修复骨质方面的误区 传统治疗对于患者骨质修复一般采取使用钙剂、维生素D之类的药物,这类药品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它们可以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但骨质受损后光靠补钙和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传统治疗对于受损骨质的修复始终停留在自我修复层面,首先传统治疗对于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清除,更别说彻底了,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也依旧没有打通,因此,已受损的骨质始终无法得到修复,病情不断加重。 03 如何科学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修复骨质? 针对目前多数患者在治疗时无法掌握自身骨质受损程度,而盲目治疗,无益甚至加重病情的状况,临床上采用“TMT医用红外热成像仪”,从体内炎症、个人体质及个人免疫出发,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精准判断患者骨质受损程度,从而做到治疗前有据可循,治疗中疗效可见,为实现彻底袪炎以及修复受损骨质打下基础。 首先 通过影像学、TMT医用红外热成像仪精确定位炎症,根据“炎症分布及程度”采用净化祛炎生物仪、高频水针治疗仪微创介入O3、单原子氧、羟基-OH等,溶解、氧化关节、脊柱附着点炎症及炎性增生组织。 其次 在针对无菌性炎症、免疫复合物(B27)及致病因子造成的关节囊增生、粘连、骨质受损等,采用可视微创针镜联合微创粘连松解术进行局部松解、剥离;彻底打通关节囊包裹屏障,使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恢复正常。 最后 结合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美产IQ智能整脊枪,依据对骨生物效应表现的出血、骨小梁的破坏、骨髓外流等,释放适当能量的冲击波,诱发成骨和骨痂的形成,促进骨及骨的愈合。对于中晚期脊椎生理弯曲的改变和椎体位移的患者进行量化脊柱矫正技术,达到修复骨质,防止炎症反复侵蚀加重病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