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关节僵硬、强直病变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从早期出现晨僵到可缓解的关节活动受限,最终发展成关节骨质融合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活动受限(即致残)。
这是肌腱、韧带受无菌性炎症导致肉芽组织增生,造成的组织粘连,如粘连不解除,病情继续发展,可致关节融合、骨桥、骨赘形成,最终残疾,失去治疗意义。
所以在深层净化祛除无菌性炎症的同时,临床上积极采取关节抗粘连治疗,可有效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更能有效防残防复发。
本组为抽取自2013至2017年122例AS临床病例,男9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岁(39±20岁)。AS早期46例,AS中期60例,AS晚期纤维性强直阶段16例。
在深层净化祛炎治疗进入平稳期,行微创针镜或高频水针关节粘连松解术,术后进行骨质修复和促骨细胞再生治疗,并行受累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结果术后随访122例,平均26个月(6个月至4年)。疗效评价采用SPARCC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优78例,良35例,差9例。本组无生物制剂应用病例。结论关节抗粘连治疗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有效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恢复关节功能活动度。
案例分析:AS早期抗粘连治疗
【主要受累关节】骶髂关节,腰椎次之
【抗粘连治疗前】患者直立呈佝偻体态,腹部皮下脂肪层因骶髂关节和腰椎僵直前倾突
【抗粘连治疗后】直立身高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因骶髂关键和腰椎的粘连解除,腹部自然平坦,直立状态下可见臀部曲线。
案例分析:AS中期抗粘连治疗
【主要受累关节】骶髂关节和腰椎,胸椎次之
【抗粘连治疗前】患者直立呈明显佝偻体态,前倾超过30°。双目平视前方困难。
【抗粘连治疗后】直立身高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佝偻体态明显改善,双目可平视前方。
案例分析:AS中晚期抗粘连治疗
【主要受累关节】腰椎和胸椎,膝关节次之
【抗粘连治疗前】患者呈佝偻体态,脊柱前倾严重。双膝关节代偿性弯曲。下肢活动困难。
【抗粘连治疗后】腰椎和胸椎活动度良,脊柱前倾明显改善。双膝关节可伸直,恢复下肢正常活动功能。
拓展阅读:AS抗粘连治疗注意事项
1.不要把疼痛作为评价强直性脊柱炎严重程度的指标,因为疼痛在各个病变期都会出现。
2.抗粘连治疗越早进行效果越好,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程度简单用骨质病变的程度来描述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关节边缘模糊,致密。此阶段患者主要出现晨僵并伴随滑膜炎的出现。抗粘连治疗重点是骨质修复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②.关节面出现破坏,被腐蚀的征象。此阶段患者出现活动受限明显,关节纤维性强直早期出现。影像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和骨质异常增生。抗粘连治疗重点分期松解关节粘连,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促进骨质修复和骨细胞再生,差异化制定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案。
③.关节面消失,出现骨性融合。此阶段影像检查可见关节骨性强直,临床开展抗粘连治疗难度较大,且效果欠佳。
3.AS抗粘连治疗不是独立存在的治疗方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在无菌性炎症经临床治疗至平稳期且药物和营养供给通道微循环达到临床评分标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开展AS抗粘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