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2月31日 地点:中国·上海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沈阳保髋强直医院等 2016年12月31日,由中华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联合沈阳保髋强直医院等国内多家强直性脊柱炎科研与诊疗机构共同举办的《国医名师学术讲座》暨全国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临床诊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旨在沟通交流国内强直性脊柱炎诊疗难点——“药物、营养进不去,代谢产物出不来”及攻克这一难点的突破性成果,传承国医大师及中西医专家学术特色与经验,推动中西医融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高中西医人才培养质量。 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当代国医大师唐祖宣,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陈乐天,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杨波,沈阳保髋强直医院主任史东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共同针对国内强直性脊柱炎诊疗现状、研究及临床治疗的突破进行深入讨论和互相交流,共同为提高国内强直性脊柱炎诊疗发展发表各自的学术研究和专业讲论!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致开幕词;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目前国内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新思路;国医大师唐祖宣结合数十年科研与临床经验指出,强直性脊柱炎之所以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药物、营养进不去,代谢产物出不来”是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难点。 在大会中,沈阳保髋强直医院史东主任受邀做了主题发言,史东主任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理、强直性脊柱炎“恶性循环”的由来和危害、及近些年我国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现状及治疗进展等进行一一介绍,并结合大量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点在于打通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肯定了小治疗体系的治疗效果,让与会专家及学者再一次(2013年7月28日小技术在卫生部得到认可及推广)认识到小技术的优良效果。 (图:史东主任在会议发言) (图:史东主任和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大会探讨:“药物、营养进不去,代谢产物出不来”是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难点 会上,专家交流探讨,总结出药物和营养进不去是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难点所在。原因在于,无菌性炎症附着在关节囊外,致使关节囊表面炎症堆积增生、增厚,致使药物、打针及其他治疗方式等很难突破表面炎症堆积层,而深入到关节腔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让药物失去疗效的初衷! 因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至关重要的一步——打通病灶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让祛炎及修复骨质的药物营养能够到达病灶处,致病因子及免疫复合物能代谢出来,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应该如何打通病灶供给通道呢?与会领导、专家指出可采取以下针对性治疗要点: 1、清除关节局部无菌性炎症,阻止病情的发展,消除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2、对关节腔内的增生、粘连组织进行消融、松解,打通药物、营养供给通道,对关节囊的炎症和免疫复合物进行局部松解、粘连剥离、导出,导通供给,打破恶性循环。 3、清理关节腔内积液、代谢杂质等无菌性炎症,为其自身修复创造良好环境。 4、修复受损骨质、重建脊柱关节正常活动功能。 5、全身免疫调节,使免疫系统恢复平衡,恢复关节局部正常微循环,“恶性循环”终止,良性循环形成。
(图: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当代国医大师唐祖宣发表讲话)
(图: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